改編自女主角瑪利亞1949年的真人真事傳記「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電影只有拍攝到書的前半部而已,在1965年首映,是美國電影五○、 六○年代最賣座電影之一。電影拍攝的地點成為奧地利薩爾茲堡著名觀光景點,有去奧地利遊玩的人不要錯過,從電影裡不難看出當地的自然風光如此優美。而在現實生活中達菩上校於1947年逝世,享年57歲;瑪利亞生於1905年1月26日,電影拍攝期間親自指導女主角彈吉他的技巧等等,於1987年3月逝世,與上校一同長眠於美國維蒙特州達菩家庭莊園,享年82歲。奧地利政府頒贈一等十字榮譽勳章給瑪利亞,以表彰她在奧地利與美國文化交流上的貢獻。
這部電影的原聲帶裡面很多歌曲都是耳熟能詳的,例如「The Sound of Music」、「Do-Re-Mi」、「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So Long, Farewell」、「Edelweiss」.....冷酷的軍官與家庭教師的戀情的劇情對我來說是第一次看到,因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我小三某堂課老師播放的,可以算是我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另外有一篇相關文章「真善美 Do Re Mi 大會舞[重現]在比利時中央車站」,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瞧瞧。
得獎紀錄:
- 1965年奧斯卡金像獎,共有5項獲獎,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勞勃·懷斯、最佳剪輯獎:William Reynolds、最佳音響獎:James Corcoran (20th Century-Fox SSD)與Fred Hynes (Todd-AO SSD)、最佳配樂獎:Irwin Kostal。
- 1965年金球獎,共有2項獲獎,包括:最佳喜劇和音樂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喜劇和音樂類):茱莉·安德魯絲。
- 美國國家電影保存局2001年指定保存
華式451度 Fahrenheit 451 1966
這是法國新浪潮(請見P.S.)電影大師法蘭索瓦‧楚浮 François Truffau再度與尚路易查理合作的電影,是楚浮第一部英文彩色片,改編自雷‧布萊德伯瑞(Ray Bradbury)在1954年所發表的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度》。茱莉·克莉絲汀 Julie Christie一人分飾二角,同時扮演帶領男主角加入延續書籍生命組織的老師,以及男主角那位對於社會規範毫不懷疑全然接受並且揭發自己丈夫的妻子。這部與《單車失竊記》一樣,我沒有看完,再次深深一鞠躬說聲抱歉,我會與《單車失竊記》一塊去補齊的。
得獎紀錄:
P.S.
● 法國新浪潮 New Wave
原本是沒有嚴格界定的新聞性用語,指1958與1959年間一批法國新導演所拍攝的格調清新,頻頻獲獎的首部作品。後則被廣泛運用,概括了法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電影製作與創作傾向。這些新導演有很多都是《電影筆記》雜誌的影評人,如高達、楚浮、夏布洛、侯麥、李維特等。他們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傳統電影的高度自覺,並用其作品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是題材還是技法都與傳統電影大相逕庭。混合利用傳統電影類型與好萊塢導演風格,來實驗剪接與結構上的新形式。由於重視拍攝的自由度,往往只憑綱要性的腳本拍攝,喜歡即興與自發的拍攝方式。而其主題上則帶有存在主義的色彩,如亞倫.雷奈的,《廣島之戀》與高達的《斷了氣》均是這類影片。新浪潮這個詞自從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與法國結緣後,常被拿來形容其他國家新興的電影製作活動和電影復興現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電影,1960年代的波蘭與1970年代的德國新電影。(來源:台灣電影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