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Film Directo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Film Directo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7月 07, 2009

蔡明亮一二事:《臉》

影迷藏寶圖
面面相覷:關於蔡明亮【臉】的一點筆記
文:聞天祥

離開坎城之前,總算擠進窄小的「巴贊廳」先看了蔡明亮的競賽片【臉】(Visage/Face),才覺得這趟影展,真正劃上句點。巴贊(Andr Bazin)是法國上世紀的大影評家,也是法國導演楚浮(Fran帙is Truffaut)的電影導師兼精神上的父親;而楚浮正是蔡明亮最鍾愛的導演。這層巧合,還挺電影的!然而這場放映,空氣中充滿不安與焦躁的氣氛,這部極度個人又恣意揮灑的電影,幾乎挑戰了所有觀眾;然而在看似疏離斷裂的敘事裡,我卻感受到一種黏稠的親密感,隱隱地聯繫起所有內容。想起了蔡明亮在今年坎城的「台灣之夜」對我說的:「這部片非常怪喔!」怪在哪裡?坐在尼斯機場準備登機前,我不斷想起電影的蛛絲馬跡,忍不住記下一些想法。

星期日, 6月 28, 2009

《微笑馬戲團》導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

導演專訪 INTERVIEW


馬戲團歡樂生活下的感傷溫馨作品【微笑馬戲團】導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

採訪 / 梁志遠Interview by Chih-Yuan LIANG

「這是一部以孤獨傷感以及藝術表演家為主題的電影,而不是在探討馬戲團…」

星期一, 6月 22, 2009

轉載自udn - 導演與他的另類片名

木瓜姐妹花就是881【聯合晚報╱聞天祥】2009.06.21 02:43 pm

陳子謙(Royston Tan)是近年最受國際影壇注目的新加坡新銳導演。有趣的是他至今四部長片,都以「數字」命名:「15」、「4:30」、「881」、「12蓮花」。其中,「15」以快速的節奏、生猛有力地表現出廣被社會和家庭忽視的青少年文化,也以「世界最長的髒話」一面拆解新加坡予人的保守印象,也傳達出這個國家種族並存的多元語言。但是「4:30」卻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換,沒有暴力、髒話,甚至無須言語,就從一個小男孩對隔門韓國男子的孺慕窺探,帶出類似蔡明亮那種表面淡靜、其實暗潮洶湧的曖昧。

星期日, 6月 21, 2009

宮崎駿的一二事:不看電腦動畫


這位老爺爺的堅持普通人是不可及的!!
手繪動畫與電腦動畫的差別大概就是細膩度與創造性上有所差別。
我在想很多追求電腦動畫的行業越來越多,以手繪來製作動畫的人越來越少。
很多東西都交給電腦去做判斷與處理,人腦在創意的發展會不會因為過度依賴電腦,
造成以後有某種程度上的限制呢?
例如對於線條透過手的操作讓人去感受運行的變化,改由電腦製作後是否這樣的感受不再深刻了?

星期日, 5月 24, 2009

魔幻時刻 - 向市川昆致敬

魔幻時刻 Magic Hour 上映日期:2008/12/31
香港譯名:黑幫有個荷里活(注:Hollywood香港譯做"荷里活")
看完電影後覺得挺貼切的,沒看之前會不明白這樣的意思。
只是這樣的片名像是在學周迅主演的
《香港有個荷里活 Hollywood Hong-Kong 2001》這部電影。
(原來中國人都愛來搞這種的...)
(該不會這個譯名被香港用去的,所以台灣只好翻成"魔幻時刻")
討論片名太久,就這樣停止比較好,否則沒完沒了。

熱門文章

過去一週的網頁瀏覽次數